2025年7月,俄罗斯推出了新一代中型运输直升机,也就是米80直升机项目。按照公开介绍,米80属于俄罗斯发展的新一代产品,最大起飞重量14吨,未来接替米8、米17等一系列直升机。在解放军部队中,装备了大量的米8、米17、米171系列直升机。那么,新一代的米80系列直升机,中国会不会再次进口呢?今天,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。
首先,我们聊聊米8系列直升机。米8系列直升机,属于苏联60年代发展的中型运输直升机,拥有价格便宜、可靠性高等一系列特点。八九十年代以后,俄罗斯在米8直升机的基础上,进一步推出了米17、米171等各种改进型或者升级型。对于米8、米17系列直升机,各国非常欢迎。截止目前,“河马”系列直升机,都是出口数量最多的中型运输直升机之一。
展开剩余80%米8、米17系列直升机,最大起飞重量13吨,最大运载能力4—5吨左右。截止目前,很多国家都装备了大量的米8、米17系列直升机。以解放军部队为例,从八九十年代以来,由于国产直8系列直升机,长期无法成熟下来,解放军对运输直升机的需求量,迫在眉睫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,我国陆续从俄罗斯进口了大量的米8、米17、米171系列直升机。
截止2010年代末期,仍在批量进口。我国到底进口了多少架“河马”系列直升机,并没有公开。国外媒体推测,解放军部队,大约装备了超过400架米8、米17、米171系列直升机。虽然,最近几年,直8G、直8L、直8D等国产型号,陆续成熟,开始批量生产、装备部队。
但是在未来20年内,仍然不可能全面替换俄制“河马”系列直升机,因为数量太多了。更何况,最新的批次,甚至是2010年代末期才交付的。2025年7月,俄罗斯推出了新一代中型运输直升机,也就是米80直升机项目。按照公开介绍,米80直升机,最大起飞重量14吨,略大于现役的米8和米17系列。
在米-171A3的基础上,进一步发展而来,采用复合材料旋翼桨叶、重新设计的X形尾桨等设计,再加上升级型变速箱、强化机身。米80直升机,计划接替老一代的米8、米17等直升机型号。当然,2025年7月,米80直升机项目刚刚开始,到底需要发展多久?能不能发展成功,都是极大的问题。毕竟,2020年代的俄罗斯,已经“越来越虚弱”。
例如空军的A100预警机项目下马、海军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暂停,这样一来,刚刚推进的米80直升机项目,能否进一步推进,变数非常大。至于米80直升机定型以后,中国会不会进口的问题,作者认为可能会进行。但是,不一定是装备解放军部队。
90年代以来,我国不得不进口了大量的米8、米17和米171,最关键的问题,是因为国产直8直升机,撑不起大梁。这一阶段,我国的涡轴直升机技术有限,大大影响了各型直升机的发展。不过,最近几年以来,随着我国各方面科技的全面提升,我国已经推出直8L、直8D等新版本,各方面性能也达到了不错的水平。以直8L为例,最大起飞重量15吨,最大运载能力5.5吨。
在设计理念、框架布局等方面,更加接近欧洲的EH-101系列直升机。随着直8L、直8D的成熟、批量生产、装备部队,预计会逐步接替已经老旧直8系列直升机。在中型运输直升机领域,我国会逐步以“国产为主、俄制为辅”的模式。毕竟,当年进口的俄制直升机,数量太多。在短时间内,无法全面接替。
而且服役时间比较短,也没有到达退役时间。那么,中国会不会进口新一代的米80系列直升机呢?首先,米80系列直升机,需要成功定型、批量交付,中国才会考虑进口。俄罗斯喜欢“画大饼”,用这一招,忽悠了很多国家。例如当年的CR929,一步步变成了C929项目。
其次,需要考虑米80直升机的采购价格和综合性能。当年,那么多国家进口米8或者米17,最关键的一个原因,价格非常便宜,进口货比国产货,更便宜。不过,从米17的后期改进型开始,米17的进口价格越来越高,单价已经超过了1200万美元。这个价格偏高,对于很多国家来说,已经失去了吸引力。新一代的米80直升机,变数非常大。
至于未来,中国可能进口米80直升机。作者认为,大体上不会装备解放军部队或者武警部队。毕竟,同一个后勤保障体系,非常重要,不需要俄制直升机在插一脚。将来,我国进口一定数量的米80直升机,预计也是装备应急救援、森林、公安等地方部门,而不是武装力量。例如近年来,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卡32直升机,也是类似的原因。
关于我国各种机型发展、变化的一系列故事,还有很多。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,和大家慢慢聊。
发布于:河南省辉煌配资-杠杆配资公司-线上配资平台-股票配资门户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